close

 

修元妙智
另一個觀空的層面,是日常的修行到了一個境界時就能自然入定,可以運行內在的能量,又叫修元。這個元就是指元神,有些教派延伸了它的外在形式成了靈修,但很多靈修如果沒有得到要指,也沒有正確的宗旨時,人反而容易因外靈而失去自我,忽略自我中心價值,變成附靈外道。例如,以為自己是某某神明、牛馬鬼神、預知末來、論斷宿命、神通、我行我素等等,嚴重者會出現自我認知失調,與精神解離等症狀。靈修沒有不好,但靈修有一定條件,不宜自己無師自通,且要慎選場所。如果你是一個很需要內在能量的人,那可以靈修,而且最好維持適當的靈修時間,但平常人可以不用,調養好日常的坐息規律就可以提升自己的道次,同時也會自動啟動內觀模式,漸進達到入定的修行次第。

修煉沒有一定的為什麼,也不要著有「人相」不要以為自己修煉上來了可以幫助誰又幫助誰的。有這樣的想法,就是所謂的渡他之象,也是著我、人、眾生、壽者。有些修行的人會好大喜功,執於功德外相,這樣的出發點,有時前期可能很正確很好,但後期很容易走偏,會容易變成貫性使喚教唆他人,使他人以自己為中心。自己都是對的,別人都是偏邪等等,又或者有些人本身就是有強烈依賴感,在受貫性使喚後只會盲目的跟隨。如果領導人的行事的宗旨是正的,那就好,是偏邪的,他們也會傻傻的去做。

道不是說自己有了道然後就可以任意的傳給下一個人,這必須要人自己修,且慧性要夠,老師只能口傳心授,稍微指點方向而己。修煉者要幫助他人也成為另一名修煉者,這點石成金之路,好不容易的。正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所以自古都是師師密付本心,以心印心為要,最終還是要由弟子自行體悟生命,創造價值。所以,修煉的人,保持清淨為上不用太多想,要至情不要濫情。人是要讓他自己幫助他自己才有用,旁人就是聖賢仙佛,也都只能點到為止。

修元淺談
修元的方法隨著科技進步,訊息活絡,現在已有很多法門在談論,有些還有教課。像是現在很流行的脈輪說就是其中之一。然而,我們對脈輪一般都只局限在「知識」境界,還沒能真正達到它的境界,體會很有限。修煉其實不用懂學說也可能達到這個境界,那些大部分的學說都是行者達到高能量境界時所備註下來給弟子的教則,目的也是幫助弟子獲多更多有關訊息找到自己開悟開啟靈性接收宇宙能量的方式。如果開啟時是整個打通的通體流暢,好像你的人與整個宇宙是連結的一樣;必須要先說,這全然不是叫你用想像的。

也許世上有高僧或高階行者已經達到,但我們可能無緣一見。即使有緣得見,還得看自己的根基是否約等,才能從他們的智慧獲得體悟而提升,但總之整體而言還是很有限的,因為它講求的是心心相印,以心印心,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求學者要有跟些那高人一樣的靈性與天性才能感知他們要傳達給下來的智慧。它不像讀書考試那樣,有明確的題目可以解題,何況方法大多還是因人而異的。但知識仍是不可忽略的,它是幫助我們提升智慧,有能力判斷正知正見的一種良知良能。

神話膠思
其實這類的修煉在中國幾千年來也有口耳相傳,但多數被蓋上一層神話,後來被金庸給武俠化,人們多從武俠劇的內力獲得一些片面的認識。雖然神話或武俠小說也好,描繪得未必正確多少添加作著對此的想象,但這也非空穴來風。古中國將修煉時會有的現象稱作打通奇經八脈,這時你的手心腳心,會很赤熱像踩著風火輪一樣;手背、腳掌背有很強的氣流一直衝出;身體會很漲很熱,但不是中暑那種,而是一個充滿強烈生發的氣息,自己這時就會有點像剛被蒸熟的包子一般,男子的話會有無欲而勃起現象。這種身心靈合其一的境界,在儒家經典裡也曾有提及,叫心廣體胖(讀音:盤)。這種修煉是非常講求必須在身、心、靈合其一時,才能煉得成。

走火入魔
身為五行,但方位顛倒;心為意「土」或叫黃婆、黃庭,很多人會把心以為是心藏那個位子。那叫心藏,不叫心,那是在身之五行中,屬火;靈是感知,主情意,佛家叫「覺有情」,它是整個流體現象的主人,由這感知帶動我們的呼吸,調勻火候控制之真主人,且修不修得成都看這個靈慧的主人。而祂主柔軟、詳和、慈悲,不然生不出情,跑不出水,僵硬的話就是死水一般,這樣的話是沒辦法煉功的,正如道經講「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相對的,對已經煉成或有成當成就之時,相對的也是最危險的時候,因為一旦這個力量不能控制時,人會容易走火入魔。可以說一萬個人修,可能只有十個人能成,而可能只有一或二個人成就。走火,就是這個能量大小失去控制,就好像水都滾了,要將大火轉文火,但操作不慎,就會將水滾過頭了,整個鍋子可能還會乾燒,這樣對身體有害。入魔,就欠這個能量極大,人一量修成獲得很大能量之時,它沒有轉換的空間,就會開始胡思亂想,想入非非,清淨法體就會瞬時污濁,接著就是行為偏差,滿腹壞水,一樣有害身體和性格,最後在修煉元神這條路就失敗了。要重煉,還得看機緣,再說人生沒有幾次可以讓樣重來的。

arrow
arrow

    綠野仙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